正神类

他们都是正直、善良、温和的神祇。雕刻艺人抓住他们的性格特点,将其塑造成慈眉善眼、宽脸长耳、面带微笑的形象。色彩柔和协调,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可爱;给人的印象,并不是享受人间香火的神祇,而是慈祥温厚的民间老人。

凶神类

如开山、钟馗、魁星等。他们都是一些勇武、凶悍、威严的神祇。雕刻艺人以头上长角、嘴吐獠牙、暴珠竖眉等,突出其精神气质。给人印象深刻。

世俗类

面具以写实为主要手法,在面具的刻画上没有过分的修饰和夸张,只是单纯的刻画一个形象。甘生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,是典型的小生扮相,主要装饰是头戴冠帽,五官清秀,耳朵硕大。与正神、凶神不同的是,用细腻的刀法修饰面颊,使之看起来轮廓鲜明但又毫不生硬,非常接近男青年的轮廓,眉清目秀是其主要特点。面具的色彩还是以淡彩为主,赭石、土黄颜色为基调,写实的色彩更为造型增添了几分书生气息。

丑角人物面具

秦童面具为小丑造型,五官不正,头梳歪髻,斜眉歪嘴,吡牙咧嘴,一副丑陋、憨厚的摸样逗人发笑,充满滑稽,但又隐含智慧。有的傩坛还将眼睛与下颚制作成连动机关,表演者根据剧情需要用舌头活动机关,眼珠与下颚可以有节奏地翻动,增添了丑角秦童的生动性。

杨云霞

雕刻傩面具,杨云霞属于“半路出家”和破格入列。原本从医的她,在看到年迈的父亲因亲人去世逐渐没了雕刻热情后,为了不让祖传的傩面具雕刻技艺失传,打破“传男不传女”的习俗,2005年跟着父亲学习傩面具雕刻。

Read Move

汪儒斌

汪儒斌便是恩施州当代傩面具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,1993年开始师承民间艺术家、土家傩戏大师、恩施傩面具制作传承人谭学朝。谭学朝大师去世后,汪儒斌接过“接力棒”,积极传承、保护、创新傩面具,为恩施傩戏传承提供有力的支持。

Read Move

赖明德

赖明德生长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“处士”家族。在赖氏族谱的记录中,赖氏作为“处士”的历史可溯至周代,传承到赖明德已是第74代。而据赖明德所说,傩面具雕刻作为一门手艺,传到他手上也经历了43代人。

Read Move